第(2/3)页 有一半人也看懂了张言希所说的问题,这哪里是宠爱,这完全是三个儿子的挡箭牌,而且想要他命的不止是长孙无忌,还有背后真正的人李世民。 曹操:我就说听到半路,这后面怎么品怎么觉得不对劲呢?原来后手早就埋下了,唐太宗这一招高啊!我还真以为是一个好父皇呢?原来都在演,司马懿你的对手来了,快出来! 司马懿:我也就装个病,我怎配和唐太宗比? 康熙:哈哈!司马懿你还挺有自知之明呢!两者确实不能比,司马也就能装个病,论才能论谋略可不是他能比的! 卫青:好大的一盘棋,这是弃车保帅! “这也是我说的宠爱的问题,有可能太宗皇帝真的有疼爱过这个儿子,可是当于长孙皇后的三个儿子相比较,李恪也就没那么重要了,而且李世民不论如何他也恐惧一件事情——反唐复隋,所以就算没有长孙无忌的针对,李恪也当不了太子。” “两次要立储,两次被长孙无忌反对,两次都是一个原因,唐太宗觉得李治不堪重任,觉得李恪像你有大志,是你心里的人选,话太宗你是说完拉倒了,不同意就算了,转身就因为李治长子李忠的出生而举行了盛大的筵席,不仅在宴会上高兴地“酒酣起舞”,还一反皇孙只能封郡王的制度,破例将李忠册封为了亲王。” “你是没事了,你却一点都没为被推上火架岌岌可危的李恪考虑,直接把他抛在脑后了。” “李世民提李恪上位,只是护住李承乾和李泰的一颗棋子,让朝堂之上,大臣的目光转移到李恪身上。” “到了晚年又提一次,在我看来有可能也是一种试探,试探李恪的野心,也是让李治对于这位兄长要“重视”,太宗知道,长孙无忌不可能让李恪当皇帝。” 阴丽华:可是李恪也是李世民的亲儿子啊! “对,你说的很对!在怎么说李恪也是李世民的儿子,正所谓是虎毒不食子,唐太宗竟然为了保护李承乾、李泰而将李恪推出来当挡箭牌!” “而皇族政治的残酷性在于,一旦棋子的架桥作用用完,唐太宗的那句“类我”便会成为李恪的催命符,成为下一位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 “深谋远虑的太宗皇帝不可能想不到这么一点,可是他还是做了,让这位三皇子当了其他儿子的挡箭牌。” “刚才也有提到挖坑的事情,有的事情,我想你们各朝代应该比我能看懂。” “就是刚被封吴王,发生的弹劾惩罚的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