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在郭子仪去世之后,他得到了很高的待遇,唐德宗追赠他为太师,配享宗庙。” “郭子仪去世之后,他的子女也都得到皇帝的重用,在唐朝后期,郭氏家族也一直兴盛不衰。” 秦始皇:这才叫真正的智慧! “一说“安史之乱”肯定想到的功臣就是郭子仪,而郭子仪怎么走到这一步,开头肯定得说当时的武状元。” “其实出身于家道中落的士大夫家庭的郭子仪是在武则天执掌天下的时候参加武举科举,以武状元的身份进入仕途的。” 唐太宗:不是说武则天是以文治国吗?科举也是考的文学? “这话也没毛病,武则天刚上台的时候是重文轻武的,对军界进行了大清洗,全部换上自己的亲信。” “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武周的军队战斗力那是一个急剧下降,很快就面临了边境防御压力的陡增,对外战争那也是一败涂地。” “后来,武则天就着急了,为了选拔军事人才,提高军队战斗力,适应保卫边防和对外战争的需要,她在公元702年赶紧下诏“教人习武艺”,并颁布考试办法,武举制度由此确立,郭子仪就是在此期间参加科考中了头名状元郎的。” “郭子仪虽然中了武周的武状元,最高官职也不过是做了安西、北庭的副都护。” “加上武周政权时间不长,被拥戴李唐的文武大臣逼退,政权又回到了李唐手里,所以嘞,郭子仪在武则天时期属于英雄无用武之地,估计武则天对郭子仪的印象也随着搁置而淡忘了。” “但武则天绝对没想到,“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当年在她治下参加武举考试,一举夺得头筹的郭子仪,成为了古代种花国最有出息的武状元!”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