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然后,因为他教育出了问题,他一手创建起来的北周王朝,仅过了6年便烟消云散。” “周武帝深知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的道理,将嫡子宇文赟立为太子后,深恐他不能胜任皇帝的工作,无法把通过几代人好不容易发展壮大起来的北周继续建设下去,因此,他在教育宇文赟上,实行了“不打不成才”的教育理念。” “之所以周武帝会有这样的担心,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宇文赟年少便嬉游无度,不好读书,性格又颇为残暴,因此周武帝对他管束非常严格。” “为了让宇文赟成为勤政治国的明君,周武王要求宇文赟每日必须和朝臣一起按时早朝,风雨无阻,不能迟到,并且全年无休。” “宇文赟好酒,周武帝禁止一切酒水进入东宫,若是被发现,必严惩不怠。” “为了监督宇文赟平时的言行举止,周武帝还专门派了个属官跟随宇文赟左右,将他的一言一行记录在册,每月要汇总上报,以便了解他的一举一动,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错误。” “周武帝对宇文赟的严格,让宇文赟非常害怕,因此一切均按周武帝要求的行为规范去做。” “然而就算如此,也难免会有犯错误的时候,这种时候,周武帝总是从严处置,“以棍棒捶扑”。” “一边打还一边说:“古来太子被废者几人,余儿岂不堪立耶?”(意思是说从古至今废掉的太子还少吗?我别的儿子不能成为太子吗?) “宇文赟在这种高压教育下,渐渐变得说一套做一套,他总是在周武帝面前表现得很勤奋好学,品德端正。” “由于他表现不错,周武帝一度还非常高兴,认为是自己管教到位了。” “宣政元年,周武帝征伐突厥时,病发身亡,19岁的宇文赟听说后,恨恨地摸着腿上的旧伤说:“死晚矣!”” 程咬金:哈哈哈哈哈! 朱元璋:哈哈!大孝子! 曹操:那个周武帝,你真是养了一个好儿子!哈哈! 宇文邕要气死了,这就是他那乖巧的好儿子,换!必须换太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