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308 最后一次-《云州物语》
第(2/3)页
当然了,从现在的角度而言,因为财政困难的关系,无论是经济还是外交,他做的都不算成功。
不过这是另外一回事了。
另一方面,【四虎子】也就战略考虑上于信浓建筑新城。
这一切一切,都表明武田胜赖并不是在浪费时间,他看待问题比他的父亲还要深入。
但问题是,武田胜赖与家臣团之间的矛盾早已白热化,做成相互矛盾,对武田胜赖的改革做成大障碍。
再者,武田胜赖从一开始即被家臣极力排斥,两者之间势力水火。
这显然是甲斐家臣的排外心理,也是【山区人民】的必然现象,对来自诹访的四郎武田胜赖,更是处之于仇敌,武田胜赖也同样如此,这正是武田家未能组织新力量对抗织田信长的一大原因。
而武田信玄未能在任内改变的一个现象。
为此,武田胜赖从岳父兼死敌织田信长的绝对权力架构中,明白君主集权的重要性而积极模仿。
但由于家臣团一向强调自身利益主义,做成武田家内步伐不同调,也做成家臣离异的先兆。
人说信长得知武田信玄死后,武田家必亡的推断是因为武田胜赖的无能,事实上并不是如此。
反而笔者认为织田信长指出的是武田家内的矛盾表面化,从前依靠武田信玄平衡的而隐藏的问题,也在武田信玄猝死后立即暴现。
木曾义昌、小山田信茂、穴山梅雪纷纷寝反,这都是织田信长分析之后作出的对策,同样,眼见谱代家臣与宗家的利益不同,武田胜赖也好像祖父武田信虎一样,起用信浓众,取代谱代众。
这可谓讽刺,早在三十年前的动作,却在灭亡寸前再被提用。
长筱之战大败,多名谱代大将自杀败亡,有些说指马场、山县等为武田信玄而死。
但事实上,这可有值得考虑的地方。
首先武田家内部都沈醉在武田信玄时代的神话,对骑兵队过分的高估,也对火枪队的能力评价过低,做成空前的大败,这并不单是武田胜赖的责任,同时也是家臣团的大责任,也是表达了家臣
与武田胜赖之间的矛盾已是不可开解的。
就武田胜赖的败亡来看,的确,武田胜赖的败亡并不是个人的责任。
事实上,从武田胜赖上位到灭亡,也不过是十年的时间,要他一方面面对强大的织田现代化军团,又要改革父祖以来的内部矛盾,十年的时间实在不太足够,更可说是太短。
与织田信长、武田信玄作比较,武田胜赖成长的时间也远远的短暂。
武田家的失败,可谓【结构性】的,决不是武田胜赖一时能改变的。不论武田信虎、武田信玄及武田胜赖都曾经尝试把家臣团的外伸、半独立的现象改造,以达致君主专权的中央集权架构,但
武田信虎因急进,且家中保守势力太强而失败。
武田信玄在晚年也曾尝试作出调整,但最终未能成功,而到武田胜赖的时代,问题在内外因素下更为僵化,最终失败、灭亡。
【人是城池,人是垣】的武田家,事实面对的正正是内部的不和与矛盾,打从武田信虎时代就出现,但武田信虎不但不能成功,反而被塑造成【**】的甲斐馁虎,被家臣及嫡男赶离故地,从
前努力打造的政治、军事构想,也被家臣团的短视及自私而断送,实在令人感慨。
成就武田家伟业的武田信玄也在家臣团的压力下努力奠立自已的地位,但在过度的膨涨政策下,反而做成家臣成为半独立大名的现象,做成死前早有崩溃的先兆,同时也把此烂摊子交到武田胜
赖手上,即使武田胜赖奋力改变,也最终亡在谱代家臣团手上,而且被鄙视为败家子,实为不公。
在历史发展的大角度来看,武田家的灭亡可能是有利于日本结束纷乱的其中一个助力。可是,要是我们以解释武田家灭亡来看,单以长筱大败,或者武田胜赖的问题来看,未免过于狭隘,同时
也有夸大武田信玄及武田二十四骑的倾向。
风林火山的神话也有值得反思的必要,以还历史的真确,以及武田信虎、武田胜赖的一个公平。
比较上杉、北条、织田三大对抗势力来看,武田家的权力结构并不特别完善,反而有点倚重个人魅力的味道,武田信玄与家臣的互信美谈,某程度上不得不指出是利益互补的一个因素,武田家
的扩张也或多或少是家臣团的私欲所引起的。武田家的灭亡,或许是被这些人肉城池、人肉石垣所困死吧。。。。。。
(上述的文章,多数来自网络,作者进行了大幅删改,勉强能算上是原创吧。)
最后再回到这本书里面。
我几乎没怎么花精力去描写武田家,开篇第一章就讲到了使明智光秀立下重大功绩的长蓧之战(过去认为明智光秀没有参与其中,西军铁炮队的总指挥是塙直政,现在有记载指出明智光秀才是
总指挥),之后断断续续的,提到了【冈崎叛乱事件】,然后就是主角也参与并且活跃其中的【武田征伐】。
不过即便是这样,我也把主要的注意力却都放到了德川家康的身上了。
不是我轻视武田家,而是我觉得,在主角的生平中,武田家已经占据不了什么地位,不值得花时间去写了。。。。。。稍微剧透一下,在接下来的章节里,我会稍微来描写一下甲信一带的风土
人情。
至于武田胜赖,则是更加悲催的连个【正面特写】都没有,我只作了他不战而逃,最后被家臣背叛,自杀在天目山的侧面叙述。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织德联军进犯甲信的时候,武田胜赖已经组织不起任何形式的反击了,而长期的苛捐杂税,也是的武田领内人心浮动,百姓怨声载道。
他毫无尊严的逃走了。
反倒是百姓们,斩木为兵,揭竿而起,站出来守卫自己的家园————
当然了,也多亏他们遇见的是以仁义著称的德川家康(是不是沽名钓誉,另外再说吧)和不怎么喜欢杀人的主角,如果是【第六天魔王】,早就把这群人往死里打了。
不过呢,他们的勇敢也没有表现太久。
当德川家康拿出粮食【救济】他们的时候,武器就全被放下了。
由此可见,百姓们真正爱的是自己的家园,而不是武田家。
仅此一点就可以推测的出,百姓们的心中,武田家早就占不到一点地位了。
。。。。。。
以前还是【少主】的时候
,天下人提起我的时候,都会用【信长的女婿】或者【明智家的二代目】————
因为那时的我,只能算是织田信长或者明智光秀的
【背景】。
即便是后来成为了家族的族长,大家也总会拿我与上述二位作比较。
是的,【二代目】总会生活在【初代目】的阴影之下。
不过这种情况终于结束了————
我用一场大型战役的胜利,宣告了【二代目时代】的到来!
大概是在过年前的半个月,明智孙四郎在下关海峡的三间口,击败了前来支援毛利家的岛津水军。
三间口是下关北部的一处的狭窄海峡,水流湍急。
每隔五个小时,下关海峡内的海流方向会发生逆转。
那时,海峡仅宽约三四百米————狭窄到了大型船队都必须要减到【龟速】才能通过这里的地步。
天正十二年的二月三日的清晨,一切准备就绪后,早就埋伏在这里的孙四郎水军派出五六艘小船引诱岛津敌军进入事先设好的圈套。
而岛津军的岛津义虎在判断不清楚敌人的军势的情况下,便有些鲁莽的下令追击。
在驶入三间口海峡时,明智军早已在对面准备好了。
等敌军靠近时,隐蔽在各个小岛后面的明智水军对九州水军发起猛烈的攻击————
主要是弓箭和铁炮。
由于九州的舰船是尖底的,这样的船,速度固然很快。
但在湍急的海流中摇晃不定。
另外有山体和【海石】的遮掩,九州军的铁炮和弓箭虽然威力强大,却始终无法打中目标。
而明智孙四郎等人几日前便埋伏在这里,造就熟悉了这里的环境和水流态势,船身在大风大浪中平稳因此攻击命中率高。
另外,三间口的地势非常狭窄,船只难行,九州水军在进入这里之后才发现已经很难退出去了,他们为了争抢退路,甚至不惜将武器对准友军的船只,自相残杀。
很快三间口海峡的海流开始逆转。
九州的战舰开始相互磕磕碰碰,一片混乱。
明智孙四郎趁机下令发起第二波攻势。
大量的九州军拥挤在狭窄的海峡内,成了极其被动的攻击目标。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
当受了重伤的岛津义虎仓皇逃回九州的时候,九州军的两百多艘战船被毁掉了一大半,残兵败将也只剩下一两千人。
这还是萨摩武士英勇奋战的结果。
要知道明智孙四郎之前接到的任务是全歼岛津水军。
而且久经水战的他已经在这里谋划了很久了,按照他的计划,敌人是逃不出去的。
在统一了九州之后,岛津家四处收编水军,很快就组成一支船只数量高达五六百艘,人数过万的大型水军。
岛津义久将水军分为两部分。
一支平时固守九州,另一支在外支援四国盟军作战。
这回是为了支援毛利辉元,他才派兵的,结果差点被【一锅端】。
孙四郎虽然没有完全抹杀敌人,但战略目的已经达到————
岛津家已经不可能再出手,也没有能力出手援助毛利家了,四国那边的战争已经拖住了他们的手脚。
而辛苦等待岛津援助的毛利辉元和吉川元春,这回算是走到尽头了。
这真是一场可以记入史册的海战啊。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明智长安的表情无比的谄媚,这让我总有在他脸上狠狠踹上一脚的冲动。
【这场仗打得非常漂亮,我走在街上,都听见百姓们眉飞色舞的谈论这件事呢,主公算是名扬四海了。。。。。。】
我虽然并不在战场上,但是稍微有点眼光的人就能看得明白,仅凭以文事见长的细川藤孝是不可能做出这种安排的。
肯定是事先就安排好的。
于是我又成了被谈论的焦点。
我看了看远处的庭院,柳生姐弟正在和心和一起玩堆雪人的游戏,而阿枝则带着我的两个年纪还小的孩子在一边观看————
现在我的事情太多,已经有些忙不过来了,阿香不但要安排家事,有时候还会充当我的参谋,为我谋划官场上的难事。
这样一来,孩子的抚养和照顾问题就全交给了阿枝。
本来我是不赞成这样的,因为相比起阿香,阿枝的性格多少有些柔弱。
我担心两个孩子在阿枝身边待久了,性格也会变得像她.
作为武士的儿子,我希望他们可以坚强起来。
我很喜欢吹雪丸,继承了父母两方容貌的他,很可爱,家里人都说他将来肯定会是个美男子。
但竹千代还是以前那副样子,跟我始终亲近不来。
不知道这种性格是怎么来的,也不知道它怎么就一直保留了下去。
这种不和睦的关系一直持续了二十年。
直到二十年后,我亲手下令赐死他为止!
。。。。。。
吃午饭的时间差不多到了,在这么听下去,我担心自己会连吃饭的食欲也被他给恶心没了的。
【好的,今天就到这里吧,孙四郎的赏赐,我会另外安排的。】
等到我这个叔叔离去之后,我也起身离开了正厅。
【阿枝!】
【大人。】
【你们中午自己吃饭吧。】
【?】
【我有些累了,想睡一会儿。】
【那么。。。。。。需要我们留饭给您吗?】
【不必了,我也不清楚自己什么时候可以醒过来。】
回到自己的卧室,我有气无力地趴在了床上。
如果父亲在这里,我就不会这个样子了,无论有多累,我都会打起精神来跟他说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