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元璋看到众人表情,开口解释起来,随后继续问道: “诸位觉得李进的这个讨贼檄文,是否恰当?” “上位,老臣以为,这份讨贼檄文言辞实在是太过激烈,是为不妥。” 李善长听到是出自李进的手笔,当即开始了批判性谏言,说道: “而且这份讨贼檄文上面,竟然还要求咱们大明出兵,实在是无稽之谈。” “那倭岛距咱们大明万里之遥,还远隔重洋,我们大明军队虽然精锐,但是难道要飞过去不成?” “荒谬,实在是荒谬。” “臣附议。” 胡惟庸作为李善长的弟子,自然是第一时间举手赞成。 朱元璋此刻却是不发一言,目光则是扫向了宋濂和刘伯温。 刘伯温心中还在权衡利弊,好似在思忖着什么,没有立刻回答,反倒是旁边的宋濂开口说道: “皇上,老臣以为,这份讨贼檄文的初衷是很好的。” “倭岛作为我们大明的属国,若是倭岛真的陷入内乱,有乱臣贼子,我们大明作为宗主国,的确有义务拨乱反正。” “铲除倭岛的逆臣,还倭岛一个朗朗乾坤,保证我大明属国的利益。” “可是,这份讨贼檄文却是有些想当然了。” “正如李相所说,倭岛离倭国隔着大海,我大明即便出兵,也抵达不到倭岛。” “是以,微臣以为讨贼檄文可以发布,但是请求大明发兵的那一段,就别添上了。” 朱元璋摩挲了一下下巴,目光又换向刘伯温,想听听刘伯温的建议。 刘伯温好整以暇,轻声说道: “臣以为,我大明应当出兵。” 朱元璋眉毛一挑,有些惊喜道: “哦?伯温何处此言?快快说来。” “倭岛自前朝时期,就一直不服王化,且实力不弱。” “当初元世祖忽必烈为了征服倭岛,一共发动了三次征伐。” “可惜,都因为倭岛的誓死抵抗,以及有大海天线作为屏障,最终功败垂成。” 刘伯温侃侃而谈,自从上次跟朱元璋商量过出海之事后,刘伯温就在家中恶补关于海外的知识。 而在书籍之中,对于倭岛的记载还算是略微详细。 当初忽必烈三征倭岛,却全部铩羽而归的记载,让刘伯温记忆深刻。 同时也让刘伯温对朱元璋打算征伐倭岛的计划,蒙上了一股阴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