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比如明成祖的太子仁宗,登基只有十个月就去世了,万历的大儿子也是好不容易熬到万历驾崩,自己当皇帝才一个月就去世了。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急不可耐的太子也会铤而走险,想提前登基。” 曹操:这倒霉催的,哈哈! “当然,这种太子在处境危险的情况下,铤而走险,放手一搏,也有成功的案例。” “比如武则天晚年,宠信上官婉儿、武三思、张易之兄弟、太平公主,作为太子的李显每天过得战战兢兢,儿子女儿都被武则天下诏处死。所以,张柬之、魏元礼等人发动神龙政变,杀入皇宫,迫使武则天提前退位,李显提前登基。” 武则天:没想到,轮到朕的身上了。 扶苏:也是宠信宦官吗? 朱元璋:女皇陛下的这几位可不是宦臣,这几位能力大的狠! 朱棣:这立太子的问题,让我想到了大宋。 赵匡胤:唉!本来效仿唐朝的,谁知道会成了另一种结果! 杨坚:说说看? “在大宋,吸取唐朝宫廷政变和诸子夺嫡的教训,干脆形成了不怎么提前立太子的习惯,结果是太祖没立太子,最后被弟弟太宗夺走了皇位,他自己的两个儿子都没得到好结果。” “清朝也是一样,经过前期的多次夺嫡斗争,最后也形成了金匮藏书的办法,不再公开宣布谁为太子。” “太子的作风、为人有问题,但李世民对儿子的教育方式也是有问题,种种因素,增加了太子谋反的动机。” “这个时候李承乾心理已经有很大的问题了,或许在那个同女子一样美的称心死了以后,他就已经疯了!他没了思考的能力,没有了冷静。” 第(2/3)页